珠海机场停车场6月1日起实行临时新政策
(二十)健全反对特权制度。
各地也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帮助1.7亿户市场主体轻装前行,特别是更多政策在向中小企业倾斜。总体来看,国民经济企稳回升,开局良好。
郭丽岩:我们在调研当中,通过问卷的形式访谈了中小企业,企业普遍反映享受到了减税、退税、降费等帮扶措施。今年一季度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.89万亿元,同比增长4.8%,其中出口同比增长8.4%,且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。中国经济的稳定复苏,国际社会也看在眼里,近期,多家国际组织上调了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。前期受疫情影响,多方面因素冲击,企业、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,都需要一个修复过程。一季度,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4%,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.1个百分点。
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常态,服务业明显回升,特别是接触型服务业增长较快。当疫情的阴霾渐渐散去,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正常,大江南北,处处焕发生机活力,一系列指标也释放出中国经济运行的积极信号。这位广州轻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器事业部总经理说,这些灯具专门根据东南亚国家最新流行趋势,对外观样式进行了全新设计。
这是时隔三年后,广交会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。眼前的热闹,让一位老外采购商对着同伴大声感叹。新品首发首秀,亦是本届广交会的一个显著亮点,线上线下举办的新品首发活动达300多场,涉及工业制造、电子家电、建材家装、五金工具、家居消费、时尚生活、健康休闲等。三年后的重逢:用更新更好的产品吸引客户广交会首日。
4月15日,广州琶洲,第133届广交会正式开展。我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,不断拓展外贸空间。
游建文说,希望通过广交会,进一步提高产品在海外的知名度,扩大出口。目前,准备跟随久积美代子参会的日本买手已有10多位。超鹏服饰董事长王同飞说。我国产业正在迈向中高端,产业升级中不断培育出新的贸易增长点,形成出口新动能。
我们一直盼着线下广交会重启,用更新更好的产品吸引客户。第133届广交会开幕式上,珍妮弗·帕顿代表科佩尔公司发言。广交会现场,袁子亮(右)与印尼客商(左)沟通交流。展位上,袁子亮特意将几款最新设计的LED灯摆在最显眼位置,等待一位合作超过十年的印尼商业伙伴。
这是一家深耕工装、户外服装领域的企业。新老接力是特写,朋友圈扩大是趋势。
首次参加广交会的久积龙一,更是在开幕前就抵达广州。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说。
母子接力参会:朋友圈越来越大作为十几年老广交的久积美代子,今年首次要与儿子久积龙一一同参加广交会。这台AGV(自动导引运输车)的生产商——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,是第一次参加广交会。广交会现场,鱼贯而入的中外客商。新华社记者魏弘毅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一季度,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.8%,其中出口增长8.4%,保持了较快增长。今年广交会增加了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、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新的展览题材,使得新卖家达到9000多家,其中不少是制造业单项冠军、专精特新小巨人。同期,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6.8%。
从原材料供应商转型升级为智能制造企业并催生出口业务,嘉腾机器人的故事是一个缩影。这位日本久积控股有限公司的市场部经理说:作为采购商,期待借助不断升级的中国制造,为公司家居和宠物用品业务带来新突破。
广交会上的新卖家:从原材料供应晋级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展馆内,一台无人驾驶叉车正在展位狭小的空地上灵活运行、精准搬运,引来不少人驻足围观。60多年来,从首届广交会迎来19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,到本届广交会吸引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,广交会朋友圈扩大了10多倍。
开展不到两天,就有60多家采购商和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,多数是外商。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,一季度,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6.9%,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,比去年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。
电动载人汽车、锂电池、太阳能电池被称为我国出口新三样。多年来,公司大多数客户来自广交会。截至4月初,今年我们公司两款明星产品的出口订单规模同比增长15%。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有所下降,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,显著提升了我国产业的配套能力、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,进而锻造新的外贸优势。
今年,这家公司提前近两个月就给几百家海外客户发出参会邀请,而往年一般只提前半个月。入口处排着长队的人群,如潮水般缓缓向前涌动。
我们和不少客户已经三年没有面对面交流,这次希望用新产品更好打动他们。新华社记者魏弘毅摄同样是为了三年后的重逢,在本届广交会第三期参展的辽宁超鹏服饰有限公司将带来600件展品,其中近八成为全新设计。
(记者刘夏村、魏弘毅、丁乐、洪泽华)对于推广目录的编制背景,杨海生表示,从生产实践看,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,很难依靠扩大种植面积,必须尽快转到主攻单产水平提升上。
三是聚焦菜篮子,推介马铃薯、大白菜、结球甘蓝等优良品种61个,其中马铃薯品种20个、大白菜品种21个、结球甘蓝品种20个。从目前品种推广现状看,我国的农作物品种选育步伐明显加快,品种同质化问题也日益突出,给农民选种用种带来了一定困难,不利于品种的选育创新。据了解,农业农村部决定从2023年开始编制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,旨在分类指导优良品种推广应用,加快品种更新换代,促进农业生产大面积单产提升。杨海生是在18日农业农村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。
当前,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,编制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正当其时,有利于育种企业和单位育好种、推好种,有利于广大农民选好种、用好种,助力全年粮油增产、农业丰收。四是兼顾重要战略物资,推介棉花品种13个。
二是聚焦油瓶子,推介大豆、油菜、花生优良品种70个,其中大豆品种22个、油菜品种26个、花生品种22个。他介绍,推广目录紧紧围绕当前农业生产的用种需求,突出了推介、引领、科普三大定位,主要包括4方面内容:一是聚焦米袋子,推介水稻、小麦、玉米优良品种97个,其中水稻品种36个、小麦品种29个、玉米品种32个。
以上推介的优良品种,涉及骨干型、成长型、苗头型和特专型四种类型的品种类型,其中骨干型品种80个、成长型品种66个、苗头型品种64个、特专型品种31个,可形成一个相对完整、递次推进的品种推广梯队,分类引导品种推广应用,有利于加快推动品种的更新换代。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(记者严赋憬、于文静)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海生18日表示,农业农村部今年2月发布了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,对10种农作物、241个优良品种进行了重点推介